實際上,3月9日工信部就印發了《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此外,有消息稱“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將于近期組建,相關報批很快會通過。這意味著,自國務院5月初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各項記(ji)者從工信(xin)部網站(zhan)獲(huo)悉(xi),2015年(nian)智能制造專項項目正在公示,共(gong)包括94個智能制造相關項目,申報單位涉及十幾(ji)家上市公司。工作均有(you)條不紊(wen)的(de)推進(jin)。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僅僅是今年智能制造(工業4.0)的第一個政策風口,后續仍有一系列相關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將會持續加速落地。
專項項目公示
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從國家戰略層面描繪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確立了發展世界制造業強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并明確了九項戰略任務和十大重點領域。
記者從工信部網站了解到,目前正在公示的一批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項目一共涉及94個,申報單位包括眾多研究所、上市公司等。
研究所方面,中國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有9個項目入選,是入選項目最多的單位。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也有7個項目入選。
中國制造2025加速推進
94個項目中,研究所和公司主導的項目有何區別?公司主導的項目是否比較容易實現產業轉化?
“這些項目都是各個單位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來申報的,有些是以研究所的名義,有些是以公司的名義。”中信建投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高曉春對記者表示,“無論是研究所還是公司,項目成果都可以快速產業化和市場化,實際上目前很多研究所也有自己的公司平臺,不存在公司主導的項目更容易轉化的問題。”
事實上,這次智能制造專項項目的公示,只是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進的一個信號。
早在今年的3月9日,工信部就印發了《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并下發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決定自2015年啟動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進程。
《實施方案》明確了專項行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并指出試點示范項目實現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將于近期組建,相關報批很快會通過。
此前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將建設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同志擔任組長。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制造強國建設全局性工作,審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專項、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強戰略謀劃,以及指導部門、地方開展工作。
齊魯證券策略研究員徐馳此前對記者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僅僅是今年智能制造(工業4.0)的第一個政策風口。后續仍有一系列相關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將會加速落地,形成持續性風口,預計智能制造將形成貫穿全年的持續性主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