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集團自2020年1月1號正式組織架構變更之后,全新的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下設三大事業部:車聯網事業部、人機界面事業部、商用車及服務事業部。
近日,三大事業部的高層圍繞“智能網聯”主題,通過四個方面: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云、車與人之間的交互,向我們傳遞了大陸集團在這些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呈現出車聯網的豐富遠景。
未來出行解決方案,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
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隨著電動化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國務院在今年11月份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未來2025年國家愿景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比達到20%,同時基于蜂窩通信的智能網聯汽車的占比發展極快。中國過去幾年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出行方面開展了很多部署和布局。
大陸集團車聯網及信息中國區負責人兼車聯網事業部亞洲區負責人經明先生表示, 產業布局是一個系統型工程,智慧的車、聰明的路和云端結合成一體,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智慧出行的生態系統。涉及環境感知、邊緣計算、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等產品線,打造成聰明的路。再充分利用自動駕駛、網聯和網絡安全,打造成智慧的車。通過云端的互動和5G智能通訊的加持,總體做成真正智能出行和高度自動駕駛的生態系統。

大陸集團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中國區負責人 經明
國家在這方面的推動非常迅速,自2017年首屆跨芯片、跨硬件、跨平臺的三跨系統互聯互通的測試展開。又于今年10月在上海推動了“新四跨”,即跨整車,跨通信終端,跨芯片模組,跨安全平臺。
通過多方協同運作和深入合作,讓產業鏈不斷地拓展和成熟。基于中國汽車市場未來整體發展趨勢和特點,大陸集團也在中國推行了未來出行解決方案:“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該整體解決方案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智慧車輛,智慧車輛解決方案讓車變得更聰明;其次,智能網聯解決方案會讓車更好的互聯互通;再次,車路協同系統解決方案,可以讓未來道路和車輛真正實現高度的互聯,協同運作。
“智能網聯技術實質是大陸集團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的DNA,我們在這個領域已經有超過20多年的經驗和豐富的技術儲備。在四個方面都做了積極部署和耕耘: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云,還有車與人。”經明先生如是說。
隨著車輛不斷的智能化與網聯化,傳統分布式架構無法支撐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的更多需求。為此,大陸集團正在積極配合主機廠朝面向未來服務器架構轉型,助力主機廠伙伴。大陸集團的車身高性能計算單元已經落地量產,即今年全球大眾MEB(電動車)平臺上推出的第一代車載應用服務器,這個產品也是全球首個大規模實現量產的電子電氣架構項目。它既是一個智能網關,同時也是一個安全管家。項目整個開發周期近3年,整個生命周期處理了超過7萬條客戶不同的需求,同時高性能計算單元和整車多達68個ECU進行互相連接,期間600多個工程師同時在這個項目上處理工作。系統集成之復雜估計能夠實現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并不多。

此外,駕駛艙高性能計算單元,可以把信息娛樂系統和其他大量應用軟件進行高度集成,能夠在一個硬件平臺上提供不同的操作系統,并實現軟件服務功能。目前,大陸集團已與全球領先的先鋒公司達成一站式合作協議,在一個平臺上提供多操作系統和不同的信息娛樂產品和服務。
智慧城市離不開先進的交通感知和車隊管理解決方案
延續經明先生的話題,大陸集團商用車及服務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顧偉先生從“環境感知、車路協同”和“網聯互通、節能高效”兩大主題介紹了大陸集團在智慧交通感知領域和商用車車隊管理領域的解決方案。
“目前我們在中國和合作伙伴共同在智慧交通領域推廣的產品包含傳感系統、處理系統、網聯系統一整套解決方案,來支持智慧交通三大要素:感知、決策、互聯。”

大陸集團商用車及服務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 顧偉
大陸集團擁有完整的環境傳感硬件系統,能夠全天候監測道路狀態,處理系統,并將傳感系統收集的各種環境信息、信號進行融合,轉化為車流量信息、交通信息、路況等關鍵運營要素。網聯系統將路與車聯系到一起,把來自路端的道路和交通信息傳遞給車,把來自于車端的車輛信息傳遞給路,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支持自動化駕駛。
從具體產品層面而言,感知環節:大陸集團的高性能全天候的77G赫茲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結合自研自主知識產權的AI智能圖像融合算法交通攝像頭,就如同給道路安裝上了眼睛;圖像和雷達傳感器各自互補,利用多普勒效應能夠實現對于路端信息的全天候、不間斷、高效準確的捕捉。
決策處理環節:給道路按上了千里眼,也需要有強大的大腦“邊緣計算單元”來提供算力,從而將多傳感器取得的數據建立環境模型并完成傳感器間的數據無縫對接。最后輸出支持決策的結果,為傳感器間信號、數據的互通提供堅實保障。
網聯互通環節:在取得路端信息后,路端通訊單元將和車端的車載通訊單元通過4G/5G無線網絡實現信息的交互,從而實現將車端信號與路端信號通過后臺系統服務架構完全融合對接,采用低延時、高覆蓋的特性。
顧偉先生就此總結道,通過車路協同、車物協同提供交通事件的感知和預判,通過路端布局和車端深耕,為輔助駕駛建立環境基礎。
此外,建設智慧公路僅僅是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的其中一環,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不僅引爆了全民購物熱情,也對全國物流網絡效率提出了挑戰。這時候大幅度提升商用車車隊的貨物運輸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大陸集團為中國商用車行業打造的本土化車聯網生態系統,正是為物流車隊開源節流、安全運營與提升效能,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其中一款全新產品--虛擬云端鑰匙。將虛擬云端鑰匙與硬件和車隊管理系統相結合,為商用車打造了從車到人,從車到貨的全價值鏈網聯化解決方案,讓商用車車隊管理更可靠、便捷、高效。
人與車的互聯通過終端顯示裝置實現
除了上述這些,大陸集團人機界面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華蘭超先生補充道,人對車的了解其實是通過終端顯示裝置實現的。

大陸集團人機界面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 華蘭超
例如大陸集團研發的裸眼3D顯示技術。采用光場技術通過非常精準控制顯示屏單個像素背后的背光實現3D圖象。相比市場其他同類產品,開放性能更強,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不僅僅是司機本人,副駕駛和后排乘客都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3D圖象,可以達到4K的分辨率。

隨著車輛智能化的提升,車越來越多要去了解人,以便給司乘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方面大陸集團也有眾多產品。駕駛艙內的攝像頭可以監控司機駕駛狀態,為自動駕駛提供輔助。生物信號感應器可以感知駕駛員的身體狀態,以防止意外的發生。
實現真正的移動出行有待探索
為了實行真正的移動出行,大陸集團加大了軟件研發實力。年初新架構之下的汽車集團子集團,設立了前瞻技術研發中心。同時在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成立了工程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把原來跨事業部的硬件和軟件系統進一步整合,確保應對未來大型軟件產品能有更好的系統開發和集成能力。除了汽車車內產品之外也提供端對端產品包括軟件和服務。
經明先生表示,目前許多前沿智慧城市的應用,還處于初步摸索階段,標準尚未統一。大陸集團目前在道路端的算法主要基于車端算法的基礎上,針對路端不同的訴求做了應用場景的調整。未來的推進也取決客戶對于不同路端應用場景的訴求。尤其將來要實現L5級全自動駕駛,對延時性和高可靠性更為嚴苛,也會對硬件和軟件產生不同的挑戰。
大陸集團目前在全球已有多個項目正和國際領先OEM合作。如基于目前最新的超寬帶智能進入系統,和蘋果、寶馬公司深度合作,明年會率先量產,這是符合全球CCC標準協議的首款量產的超寬帶智能進入系統。除了寶馬之外,還和其他主流廠商已經簽訂了合約,開始進入研發階段。采用最新超寬帶技術的智能進入系統可以讓定位精準到10cm左右,讓不法分子無法盜取車主的進入系統。
相信所有這些只是一個初(chu)步的開(kai)端,大(da)陸(lu)集團未來更(geng)多的感知融合(he)會讓我們領(ling)略到(dao)極其不(bu)可(ke)思(si)議的無限車聯(lian)可(ke)能。
信息來源://iiot.cechina.cn/20/1201/10/20201201105224.htm